首页 新序言 佛道儒行 书画设计 诗词文学 进入论坛 视听在线 讯息留言 阅览随记
经典
传记
述修
对话
 
万行上师开示录
 
   

  
  
  
  
   佛教里讲“打七”,有叫“禅七”。为什么禅七都是七天为一个周期,而不是6天或者8天呢?几千年前一直到现在都是采用这种方式。如果用现代科学解释,从大的方面来讲,人的相貌(包括面相、手纹等)是七年一变。小的方面,人体的生理变化是七天一个周期。从大自然的变化规律来讲也是七天一个周期。过去的老中医开药方都是一次开7剂。现在的人不懂这些道理,开药方3剂、5剂、十几剂的都有。当一个人感冒以后,你治疗或不治疗,都需要7天才有一转变。人体的细胞,通常是7天一代谢。吃斋、念佛的人可能会延续到10~15天,所以古代打坐静修的人寿命长。而剧烈运动的运动员的细胞是3天一代谢,不到7天,新的细胞就要产生。只有代谢旺盛,才能适应他的工作。一个静坐的人的细胞衰老了也能继续使用,而运动员的细胞衰老了就不能用了,必须新生的细胞才能适合运动员。
  
   静坐的人因体力消耗很少,所以代谢慢。传统佛教里讲“打七”,跟刚才所讲的生理代谢有没有直接关系呢?佛教把人的意识分为8个,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、末那识、阿赖耶识。我们之所以能够收集外面的业障,前五识起了先锋的作用。它们就如同照相机的镜头,不断收集外面的事物。而后面做主的是第六识。它相当于照相机的快门。快门一动外面的事物便录了进来。如果快门不动,外面的境物就没办法摄进来。也即是说尽管眼看到、耳听到……,只要没动念头(意根未动)就不会把外边的业障收录到第七识、八识。第七识又叫“末那识”,它把前六识收录进来的内容进行分析、判断、捡择后交给第八识(该扔掉的就扔掉了)。如果第七识不把业障交给第八识,第八识就是一片空白。第七识是一个坚固的妄想,传统佛教所讲的打七就是把7识打死掉。《坛经》上讲六、七因上转,五、八果上转。只有把第六识、第七识“咔嚓”一下转变了,学佛才有可能成。平时遇到外面的境界就完全可以制止住六、七识。但前五识和第八识是没有办法制止的,只有在证果的一刹那才能圆满。如果降服了第七识,就转“分别”成“平等性智”。之所以分别你高我低,都是第七识在作怪。平时睡觉做梦是六、七识的作用,因为它不需要前五识,自己可以构成独头意识单独行动。实际上我们在红尘中修练,直接针对的就是第七识(末那识)。如果像古师大德们说的把第七识打死掉,八识心田里面的种子倾刻间变成智慧之光。如果不把第七识打死掉,八识里的宝藏则无法显现。众所周知,前七识所做所学的东西,最后全部贮存在阿赖耶识里。明心见性后就变成了如来宝藏。未明心见性之前阿赖耶识只是个什么都收集的大藏库。当你一层一层地把前七识突破降服了以后,接近第八识时,才发现自己的毛病习气很重。前七识发现不了,就好比藏库的门没有打开,发现不了里面的东西。既然是藏库,里边就什么都有,既有宝藏(生生世世带来的智慧),也有生生世世带来的习气。八识心田中的种子越修越会翻腾出来,为什么有的人越修越觉得自己业障重?甚至觉得自己罪不可赦。因为无量劫的种子翻腾出来,什么都干过,这是必然的,也是对的。
  
   既然是个藏库,就有能藏的和所藏的。如果我们降伏了第七识,它就没有能藏的。所以对一个悟道的圣者来说,他做事就不会留下痕迹,也就没有东西传给第八识。而我们现在的人根本降伏不了前五根。每天看到、听到的外境,足以扰乱自己的心性。为什么佛像、修行人眼睛都是半睁半闭,就是要我们降伏六根。最难降伏的还是意根。“无念”是念念无住,并不是没有念头。有念不住乃是无念。一个大活人,他八识的功能都在,怎么会没有念头。一切不住,处于了了分明的状态,禅宗里有个词就叫做:“绵密保任”。什么叫绵?什么叫密?“绵”是细而长,“密”是不间断,不分内外先后。“保”是指时时刻刻保护自己的念头。“任”是任其自然,没有“能”、“所”,功夫成熟,自然入道。这是一套完整的用功方法。大家习惯于讨个方便,结个手印,持个咒语,喜欢有为的修行方法,但不是心法。真正的心法是绵绵密密保任。如果能绵密保任,第七识自然不会分别,当然就获得“平等性智”,看谁都一样。做到这点就不需要盘腿。实际上做保任功夫最有力的就是出去搞人事交往。现在的人都是错用功,喜欢安静的环境。身心安静是为了起用,如果碰到嘈杂的环境不仅不能起用,而且连一点宁静都没有了,这样修出来的功夫能算是功夫吗?
  
   当你完全把自己的觉知力量唤醒后,你会觉得你所有的妄念,本身就是你妙明真心的显现。一个无形无相的东西起用时,必须依赖有形有相的东西。六根的作用,本身也是妙明真心在起用。
  
   佛经里讲“破四相”、“转四智”。怎么转呢?我相、人相、众生相、寿者相,四相不破,怎么能转四智呢?实际上只要破掉我相,后面的三相就都破了。一个人的“我相”要破掉,最快、也是最容易做的,就是“布施”。布施不仅仅指钱财,没有钱出力气也是布施,乃至于一句话、一个微笑、给人让路,这都是布施。布施完全修好,才能达到无“我”。“我执”大的人没有办法走布施这条路。每天说话最多用的一个字,就是“我”。几乎每句话都带“我”字。假“我”用得多了,真“我”出不来。真我被假我给隐掉了。我们都一直渴望真我早点儿出现,但是被假我的牢笼套得太紧了。当一个人渴望见到真我时,那就是:布施、布施……,一直布施下去。布施到最后即无我,无我的当下才能与万物同一体。
  
   当人家说你的时候,你表面没有“回敬”,心里想:“说就让他说吧”,实际上是一种我慢在作怪(认为自己比别人姿态高)。如果一个人“我执”很重,对治的办法,最好就是时刻保持一个了了觉知的心态。以这样的心态对待别人的批评、误解。
  
   佛门里为什么叫你念经、拜佛、念佛呢?就是让你抑制自己的前六识。绵绵不断的佛号,就是让第七识将好的东西收录到第八识里。将里边不好的东西冲淡掉。就像我们将一杯苦水不断地稀释,最后这杯苦水也就没有苦味了。实际上念佛靠的是一种熏染的力量。诵经、持咒的道理也是同样。一旦把内在了了分明的觉知培养起来,八识里收集的东西顷刻之间都会翻腾出来,达到一个质的变化。古人为什么主张一天念十万声佛号,目的就是为改变八识里的种子,即达到所谓“净念相续”。而我们现在的人念佛,佛号念的少,打坐,坐的少。持咒持得也不够,根本没有形成一股庞大的力量。有的只是上上早晚课,早晚课加在一起也就是2~3小时。从量上讲根本就不够。因为前六识没有降伏,无时无刻不在收集业障,根本就停不下来!祖师们非常清楚,既然是静不下来,就干脆给他一件事情去做,这就是“有为法”。实际上修行都是通过有为法,最后落在无为法上。佛门里叫“作意”,用功的方法哪一项都离不开作意。作意直接针对的就是六识和七识。当一个人住在六、七识的时候,耳根非常敏锐。为什么有的人,你喊他好几声他都听不见?因为他未住在六、七识,早被前五根牵走了。
  
   如果前五识不住在五尘上,人的反应就非常敏捷。前五识住在五尘上的人,第六识的反应就非常迟钝。当一个人对六尘境界哪一尘都不住的情况下,他的心特别散乱。没有住在任何一个境界上,这种人的眼神看上去非常散乱。为什么有这样的人呢?就像有的人喜欢音乐,当听到音乐时,他的耳根著在声尘上,别的什么也不知道了。有的人喜欢画画,看到一副画卷,眼根就著在画上。而另一种人是什么也著不进去,处在一种大散乱中。一个人命终时能不能做得了主,就看散乱不散乱。古印度对治这种散乱的方法就是观香。静坐的时候点一支香,距离眼睛2米远,其高度和视线呈水平,盯着香火头,每次观一个小时。三个月下来,自然能够集中。这时眼神看起来就集中了,说明心的力量也集中了。当内在集中了以后,对外境就不太关注了。老祖师们讲,心不散乱时,闭上眼打个盹就休息好了。
  
   实际上现代众生的修行方法,莫过于降伏自己的身体。古人是“降伏其心”,现代人能够降伏身体,就已经不简单了。如果降伏不了身体,心常被身转,根本不能降伏其心。实际给你一种修行的方法至少要训练半年。再好的方法,都要拿出一段时间去训练。我曾经说过,力量不存在内外,只有一股。用在哪儿就是哪儿。“回光返照”,就是这股力量。现在我们是只看别人对错,不看自己,当有一天我们能够降伏其心,超越自己的时候,我们看别人时,对别人是一种加持。
  
   你们在这个山洞里静坐,有没有耳朵里听到声音?能不能听到自己的心跳?当一个人六根完全收回来时,内在就会产生一种力量,往上冲。耳朵里会产生一种声音。就像树根产生了力量,就会往树梢上冲。身体也犹如一棵树,内在产生了力量也会往上冲。声音也是悟道的消息,虽然说是“光影门头”,但毕竟有了消息,你若去执著它就错,不执著就对了。外边的听得多了,内在的力量就消耗掉了。在印度有人为了保存这股力量,用两个耳塞堵住耳朵,让这股力量往上冲。密宗完全把脑袋想象成莲花苞。两肩完全沉下来时,你会感到后脖颈有一股力量往上冲。
  
   * 唐朝的陆放翁,是个成就了的人。他说:“上座万声呼,何愁不入定。”
  
   * 内在的力量一旦产生,你在睡觉的时候,一点非常小的声音都会让你醒来。有一段时间,你会以为自己失眠了。
  
   * 每天抽出1、2个小时来静修。你不要把它当作是在静修,而是把它当作一种生活。形成习惯以后,就像吃饭一样,到时间就想吃。
  
   * 打坐快昏沉的时候,深吸一口气,不要马上呼出去。气就会冲到头脑上,头脑补充了氧气,就不再昏沉。
  
   * 作为一个修道人,你不突破眼前的无明,无法往上修,有一天睁开眼,看到光明,你的修行就上路了。即使是有点亮,也是悟道的消息。
  
   * 达摩祖师把修行分成两条路:一是理入,二是行入。实际上理入与行入是不能分开的。
  
   * 智慧分好几个层次。如果有的人对什么事都看得开放得下,那是大智慧。说起来简单,实际上很难做到。
  
  
  
   2003年1月20日 (农历十二月十八日)
  
   为什么我说六祖惠能称得上是东方如来?六祖39岁的时候,从三圣洞到广州的光孝寺,请印宗长老为他落发。从翁源步行10多天到了光孝寺。当时正赶上印宗大师在为大众说法。当时印宗长老相当于现在广东省佛协会长,堪称长老。当长老讲到“法身如如不动,尽虚空遍法界都是法身”的时候,六祖惠能说了一句话:“请问长老,法身无相处处为相,那化身又是以何为相呢?”印宗长老回答说:“以众生相为相。众生需要什么相,就以什么相去度。”六祖笑了笑,印宗长老即对自己发生了怀疑。心中想:“莫非此人就是拿到五祖所传衣钵之人?”于是就问六祖是“何许人?”,六祖毫不掩饰地说:我就是拿到五祖衣钵的惠能。长老心头一惊:果是此人,难怪对我一笑。印宗慧眼已开,看到六祖气宇不凡:眉骨高起、天庭饱满、额头宽高(是大富大贵之相)地廓方圆(有人拥护之相)、下巴翘上(是无碍辩才之相)。打量一番之后,赶紧从法坛上下来,右手抓住六祖的左手,高举起来对大众讲:“这就是当初拿到五祖传承衣钵、大彻大悟、我们盼望已久的六祖惠能出现了。”当时几千人开锅似的喧哗起来。大家见六祖终于露面了,就请他升坛、讲经说法。那时候说法,不像现在说法和听法都坐在一个高度。那时法师是坐在一丈高的法台上,也没有麦克风,几千人几万人都能听到,喻为“狮子吼”。可见底气足。因为六祖当 时还是 居士,不好意思坐在法坛上面对四众弟子,当时就要求印宗长老为他落发。长老满了他的愿。六祖出山的第一步就得到印宗长老认证他为大彻大悟的六祖。(他又拿着衣钵、又有长老认证)所以没有人不信任他。当时六祖惠能落发后,就升坛为大众说法。因此,六祖以后的弘法非常顺利。
  
   六祖弘法,主要是在韶关地区。这一带的大小寺院都有六祖讲法的记载。一直未到北方去弘法,因为北方有他的师兄神秀大师。为避免冲突,乃至以后武则天几下昭书请他去讲法,他都一直推辞,而力推师兄神秀。过去有师父在,弟子传法都是打着师父的招牌,不会另立门户,乃至于有师兄在,师弟也不会出来讲法,而要把师兄推上去。直到最后武则天要惩罚他,他在圣旨下达的前2天圆寂了。
  
   因为六祖不识字,通常说法都是用日常生活中的事来比喻,所以人民爱听。后人说《六祖坛经 》,是“农民的经”;禅,“是农民的禅”。毛泽东、蒋介石、蔡元培,三个人非常推崇《坛经》。正因为《坛经》步步到位,深入浅出,所以人见人爱。后人读得几乎能背下来。
  
   当年,六祖原打算在此弘法。结果因缘转到了曲江宝林寺,据说当时因追随六祖而开悟者有几千人,立门户的就有上百人。但能够影响佛教的分五大门派,即临济宗、曹洞宗、云门宗、沩仰宗、法眼宗。其中出人才最多的是临济宗。
  
   《六祖坛经》影响了整个中国佛教1300年。直到现在佛教还在受其影响。中国佛教从宋朝开始衰落。在此之前经历了200年的鼎盛时期。在《坛经》未出现之前,大家都是走小乘路线,老老实实打坐修止观。《坛经》出来以后,大家都在《坛经》里边断章取义。尤其是其中的 “自性本自圆满、本自清净,”还有“无持戒、无犯戒、无禅定、无散乱。”《坛经》里每句都是精华,但后人从此不读禅宗的书,不老老实实用功。很多人会背《坛经》后,不知不觉走入误区,落入“口头禅”。《坛经》中讲的是六祖的境界。而且是六祖57岁时说的。由他的大弟子法海禅师整理出版。六祖是在实相般若上达到顶峰,法海是在文字般若上达到顶峰,师徒合二为一,有了这部空前绝后的《坛经》。《坛经》出来后,也给他的几位大弟子弘法造成很大困难,他的徒孙拿着《坛经》去与他的徒子辩论。所以后来就有“临济喝”、“德山棒”、“赵州茶”、“云门饼”的风格。祖师们心中清楚:未开悟的人拿着大开悟的人的东西,不去实修,以为佛法只要明理就可了事,此种观念是绝对错误的。祖师们开始还为这一类型的人细细的解释,后来拿他们没办法,就拿棒子打他们、骂他们或者不理他们。赵州:摆摆手,“吃茶去、吃茶去。”云门:“吃饼去、吃饼去。”这种情况(口头禅),在现在这个时代就更多更多了。背上几句经中的话就去辩论,实际上经中的境界连做梦都没有梦到过。六祖的弟子神会最擅长言论,六祖曾给他受记:“你将来只能算是一个知解和尚。”最后确实在北方开辟了一个道场,也成为一方长老和一代宗师。
  
   世界上有这么个规律,凡开山祖师创业时就兴旺起来,第二代还兴旺,到第三代就会衰落。所以世人讲:“穷,穷不过三代,富,富不过三代。”在日常生活中,我们确实可以看到这种现象。禅宗被六祖慧能推向了顶峰。弟子们将其推向了世界。徒孙拿着祖师爷的招牌喊一喊:“祖师卖佛,徒弟卖祖师,佛卖法。”《坛经》中有一首偈子:“生来坐不卧,死去卧不坐,一付臭骨头,何为立功课。”“禅”的确不是坐的,坐仅仅是修炼的一部分,日常生活中的行、住、坐、卧都包括了禅。坐是最简单的入手方法,一个人如果在“坐”上都不能用功,其它三方面,即“行、住、卧”能用功,那是不可能的。为什么我们在静坐的时候会发现自己很散乱?那是因为坐下来以后才有了一点点清静,有了一点点进步,才会发现自己的杂念很多。当一个人在静坐时能达到一心不乱,在其它三方面才能体验到何为道、何为法。但在《坛经》出现以后,后人都不去打坐,出现了许多五花八门的方法。有的蒙头睡觉、有的不忌酒肉不守丛林清规、不学戒律。而且都能找到理论根据,引用《坛经》中的话振振有词。对六祖来说,他可达到“无持戒、无犯戒、无禅定、无散乱。”因为他已找到“本自圆满、本自具足”的自性。而我们未找到,也未感受到,只是听别人说而已。更没有达到“无持戒、无犯戒、无禅定、无散乱”的境界。而六祖惠能当时确已达到这个境界。
  
   宋朝以后的禅都是“口头禅”。所以我常告诫身边的人,刚学佛千万不要先读《坛经》,要先读《圆觉经》、《楞伽经》。《坛经》要放到以后再去读。就像我们日常生活中会骑自行车的人,说“骑自行车没什么方法,上去骑上就走。”实际上不会骑自行车的人连车子推都推不走。如果真像六祖所说的“无法可修、无果可证”,那他24岁时为什么去找五祖求法?五祖给他印证后,又隐藏于猎人队伍中15年。在15年的隐居生活中他一直只吃锅边菜。已经超越了因果的慧能仍不吃众生肉。难道他不知道肉好吃?难道六祖没有认识到《坛经》出现后,会导致禅宗的衰落吗?他完全知道,但自古难两全,任何事物都有两重性,没有办法。
  
   我们看《坛经》,顶门的慧眼一定要开。不要断章取义,要看人家修行的过程。现在《坛经》在中国仍然有非常高的地位。但现在修行仍然是口头禅。说得多,做得少,理论多,实践少。只从文字上下工夫,只能领悟,永远也不能代替实践,更不能证果。因为所有佛经和大德们的书,都是佛菩萨、祖师大德们开悟后的境界记录下来,为鼓励后人,指引我们。而后人只去研读,不去证悟它。好象各行各业都有这样一个共性:一派搞理论研究,另一派搞实践。比如说,到医院里去看病,一般人都愿意选择一位有临床经验的医生看病,而不愿选择一位学位高的(比如博士)年轻医生为自己看病。因为学位高是读书读出来的,尽管理论水平很高,但缺乏临床经验。而学位不高的医生,长期在工作岗位上实践,临床经验丰富。宋朝以后的佛教里面,有一些高僧大德、祖师们的传记,就不是自己写的,而是请人代写的。(那时候有些穷书生、文人墨客为了生计而专门从事为人抄写的工作。)
  
   现在学佛的人动不动就拿着经典去指责别人,测量别人,但很少用来测量自己,看看自己达到没有。有时我想,造化是不是在和我们开玩笑?人的眼睛长在自己身上,却看不见自己,而看别人看得清清楚楚。如果一个人不善于反省,不善于接受别人的批评,那么他一辈子也看不清自己。他可以遇到善知识,但得不到善知识的指导。无量劫的习气难改,人总觉得自己最正确。即使是认识到错了,面子上又下不来,还要为自己辩护。一个人只要是做事,就会有错,只要走路,就会摔跤。所以当你看到身边的朋友说错了话,做错了事,不要抓住他的“小辫子”不放。
  
   为什么《坛经》会出在六祖57岁的时候?因为他的思想也是逐渐完善的。六祖隐修了15年。39岁出山,出山后在世间法中又滚打了十几年,这时六祖的出世法已经完全成熟,相当老练了。
  
   从生理上来讲,女人的脑细胞20岁时就已发育成熟了。而男人要到40岁才发育完整。所以女的十七八岁个子就已长成,男的30岁个子还在增长。从衰老程度来看,女的比男的提早10年,而平均寿命却比男的长。为什么会是这样?我可以引用一位道教长老(朱鹤亭、法名玄鹤子)说过的一句话:“道在造人的时候,男人的生理设定要释放能量,女人的生理设定是要吸收能量。”男的能量都释放了,女的释放的少,还要吸收能量。因此,男的平均寿命要比女的平均寿命短。所以女的修行感应特别强,容易和宇宙沟通。家庭中有越轨行为的也是男的多,女的少。
  
   现代科学研究证明,男性到80岁脑细胞才衰老。老了以后会有二个极端:一种人看起来好象糊涂,有时不爱说,实际上心里很清楚。年轻人中也有这样的,好象糊涂,实际上这种人容器大,许多事不去在意。另一种人显得很精明,一点事就搞得到处都知道。实际上那种人不是精明,是容器小。器小易盈,器大不显,即是此理。
  
   在寺庙里有些长老,尤其是年轻时戒律比较清净的,越老,身体、思维、思想等方方面面都会出现第二个青春期。也就是为什么有的人老了以后突然长牙了,头发也变黑了,说话声音也像小孩子。因为一个人完成了历程,最终的结果,一定是最初的出发点。有的人一辈子长不大(心理上不成熟),不属于这个类型。中国有句话说:“老要颠狂,少要稳重”,年轻人太活跃,会被认为是“轻浮”,老人却被认为是“返老还童”。
  
   也许是由于生理的原因,决定了人们的生活惯性和思维,在寺庙里流行一句话:“和尚要想管好庙,必须婆婆妈妈,尼姑要想管好寺庙,必须学大丈夫。”我以前不相信,本身又不爱说话,做得多,说得少。现在管这么一大摊子事,有时会问身边的人:“你们是不是觉得万行婆婆***?”有时别人还没觉得自己话多,自己倒先觉得话多了。本身性格就急躁,慢慢锻炼得好了一些,但有时内在还是很急躁。因为有的人,有些事你讲了好多遍,他还是没去做。在教导人方面确实需要有很大的耐心。在做事上,不但要有耐心,更需要有胆量、胆识和识别能力。
  
   有些事不是一出手就能够做成的,有的做了好几个月还没做好。有的甚至需要奋斗几年、几十年,才能做好。《毛泽东传记》中说,毛泽东在开国大典上说了一句话:努力了几十年就是为了这一下子(指升国旗那一下子)。人所有的努力,都是为了那“一下子”。
  
   佛陀说:“不要以为我有所说法,我一个字也未说。不要以为我在度众生,我一个也没度。我之所以要说,是你们需要,我才说的。是你们发心要解脱,我才来度你们,如果没有你们的需要,也就不会有我的说法。”而我们做人却恰恰和佛相反,做了一点事,说做了很多、都是我做的。只看到有形有相的一面,看不到无形无相的一面。有几个人有魄力能抛掉有形有相的东西,进而得到无形无相的东西?甚至连眼前的一点点都不愿放弃。为什么有人修了好几年没有感应?就是把别人看得太低,把自己看得太高。一个学佛人要想敲开道的大门,只有靠谦卑心。只有谦虚到了极点,才能无我,道才会降临到我们头上。我执太重时,“金刚罩”将自己与道分开。
  
   如果有机会看一看《达摩一掌经》、《冰鉴》这两本书。把人的个性分成本性和习性,准确性非常高。
  
   ﹡ 任何一个人修到一定程度(六根有所关闭时),毛孔会放香味,招来许多小动物。蛇、蝎子、吴蚣等都会来。
  
  
  
   2003年1月22日 (农历十二月二十日)
  
   你们说什么叫“顺其自然”?通常你们怎么理解这个成语?现在给你们一分钟时间,考虑一下什么叫“顺其自然”。
  
   通常人们遇到事情没有主意,不知该怎么做、无奈的情况下会说“顺其自然”。还有一种心态是看不清前途,不知该怎么做,任由它发展,事情变化成什么样,就是什么样,也叫“顺其自然”。
  
   实际上“顺其自然”是道教的成语。真实的意义如同佛教的“无我”。与无我是同一含义、同一境界。什么叫做“顺其自然”呢?“顺”是不违背、不逆向;“其”就是中间,就是融入的意思。就是把自己融入大自然,不违背大自然。把个体消失融化在整体里边。一个人只有达到“我空”、“无我”的境界,才可能“顺其自然”。假如一个人我执重、成见多,怎么可能顺其自然呢?一定是“逆其自然”。就像两个朋友在一起,彼此都有自己的思想,不愿顺着对方。如果你有这个胆量,短暂的自我消失,最终是对方融入了你里边。这就看你敢不敢“死亡”几分钟或“死亡”一段时间。如你不敢,就没办法得到“道”,因为有“我执”在作怪。“我执”是生生世世形成的思维方式。我执坚固,没办法突破掉。有人说这是个性,实际上有个性的人没有办法学佛。“我执”不消失掉,“法执”更没办法消失。只有一个人的我执、法执完全消失掉,才有可能顺其自然。只有融入自然才能永生。未融入进去很快会干枯死亡。这就像从海中盛出一杯水,这杯水能保持多久呢?杯子代表“我执”,如果把杯子拿掉,这杯水就融入了大海。但在拿走杯子的一刹那,你会感觉到“我”不存在了,消失了。这也就是好多学佛者没有胆量、无法把自己融入对方的原因。老祖师们讲:学佛是大丈夫所为,不是帝王将相所能为。学佛是降伏自己,帝王将相是降伏别人。老子说:“降伏自己的是圣人,降伏别人的是伟人。多少年来,有多少人能降伏自己?降伏自己就是降伏自己的习气毛病、思维方式、知见观念。境界上不去就是观念没改变,没有走出我执、法执的框框,没有从中跳出来。这与我们接触的环境有关系。有人一辈子虽然也接触了不少事物,但其所处的环境决定他无法改变。佛教是主张云游的,为什么见多识广的人境界同一般人不一样?为什么要出去参学?就是要把自己以前所有的概念放在一边。如果是带着成见去参访一位善知识,什么东西也学不到。就像是封住了口的瓶子,什么也装不进去。实际上你遇到任何一位善知识,都能让你受益。就看你愿不愿意把瓶塞打开。往往带着成见只能看见人家的短处,看不到人家的长处。实际上每个人都有长处、也有短处。每个人的本性都是善良的,同样也都有坏的习气毛病。因为在娑婆世界轮回的太多太多,习气太重了,几乎浸透到灵魂深处,几乎无法将灵性的力量启发出来。被欲望牵着走。
  
   欲望也是一种习气,为什么事先想得很好,事到临头又不能按自己的愿望去做?比如在酒席桌上,本来不愿喝酒,可是被大家劝说一番之后,就不由自主地喝了起来,这就叫把握不住自己。如果你真的不愿意喝,也没人捏着鼻子灌你。修行和做事一样,修行本身就是在做事。内在的境界有多高,从平时做事就可以看得出来。或者说做每一件事就是内在境界的显现。
  
   有时做事合情,但未必合理。有时做事合理又未必合情。合情合理当然最好,有时做事既不合情又不合理,怎么办呢?尤其是我们出家人,做事情宁可偏向情,不要偏向理。就像一个家庭,光讲道理,不名为家庭。实际上每个人都有一个非常适合自己的位置,就看你找到没找到。古人讲:“仁者在位,能者在中,成者在下,智者在侧。”那就看你把自己摆在什么位置。如果你既不是“仁者”,也不是“能者、智者,”甚至连平常的“成者”都称不上,那你把自己摆在哪里?实际这四“者”都可以做我们的老师。我有时想我自己哪方面都挂靠不上,有时看看自己是一无是处。为什么古人把人分的这么清?因为古人每个人都敢于面对自己。只有面对自己,才有可能把自己剖析得很清楚。现在的人不敢面对自己,都是看别人看得清,而看不清自己。
  
   被人欺骗很难,往往都是自己欺骗自己。“果”都是自己造作的,好果是自己造作的,坏果也是自己造作的 。因为智慧没开,原以为会结个好果的因,实际上恰恰是结个恶果的因。为什么做人做事时会犹豫不决、举棋不定?就是因为看不清结果,不敢承担事情的结果。当一个人太在意结果的时候,就会举棋不定。不太在意结果时,做事就比较轻松。当一个人完全为自己考虑时,眼前的一切都看不清。为什么有人做事那么轻松,胆量那么大?根本原因,做事不是为自己,没有考虑自己的需要。当一个人大公无私到极点,他的眼睛就看得非常远。因此古人讲:“当一个人大公无私到极点就是有私,当一个人自私自利到极点就是大公无私。”但很少有人能领悟到这一点。之所以内在境界上不去,就是私心所导致。人有私心本来也很正常,但问题是,我们的私心不是满足一次,膨胀一次,而是永无止境,永远满足不了。既然是无止境的,那就不必要去满足它,要适可而止。如果真能满足它,那就牺牲一次,满足它一次,也值得,问题是它是个无底洞。
  
   人每轮回一次,就把这一世的所有信息全部贮存在阿赖耶识中。因此生生世世的记忆都贮存在阿赖耶识中。所以说阿赖耶识是一个万能的宝藏!要想修行,就必须把它打开,然后进行筛选。当你打开时,你会发现,里面真的是丰富多彩、什么都有。当发现里边许多是自己不想要的东西,但根本无法抗拒。打不开阿赖耶识,无法看清自己。看到的只是自己的头脑,这也就是为什么有很多人学佛到一定层次,根本无法面对自己。有的学到一定程度后,想自杀,我就碰到好几个这样的人。这种境界的出现,不外乎两个原因:一个原因是厌世,觉得人活着没有什么意思,无非就是吃、穿、功名利禄,这是一种“领悟”的境界。还有一个原因是自己的切身感受—“证悟”,看到八识田中的东西这么多,不相信自己就是八识田中的那个样子,无法面对自己。读过佛教中的《禅观正脉》这本书以后,就会对自己的身体有一个新的看法。“白骨观”就是以此为依据的修行方法,观想一个人皮包着筋骨……我有时一想“白骨观”这一套程序,就会脸不愿洗、牙不愿意刷,不想管这个身体了。你再怎么用心保护,百年之内也就消失了。每天早上洗脸、打扮、照镜子就要好长时间,一天之中好多心思都用到自己的身体上。我以前不留胡子每天要刮脸,留起来以后一个月修剪一次。天天吃饭,都是为了身体,也不厌烦,但碰到一点事就厌倦了,不愿做了。实际上人生本身就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情,即使是小鸟每天也要去觅食、做巢、哺育后代、躲避天敌,也是很麻烦。
  
   自然界没有法律保护,弱肉强食。而人类就可以避免。人类社会有法律保护,而且会同情弱者、削弱强者。磨练一个人的心性,靠天天打坐,可能吗?打坐只能磨练到一定程度。禅修只能达到一定程度,就再也上不去了。实际上红尘中的考验、磨练,远远超过禅修中。平常打坐盘腿,腿一麻一痛,顶多挺20分钟,就挺不下来了。这一点考验算得了什么呢?但也很难通过。为什么都觉得坐禅难,做事易呢?实际上我们每天不知做了多少事,做不了,没有成功都放弃了。只是在不知不觉中提起来又放下,最后彻底放弃。因为坐禅修道后无法放弃,一个人什么都可放弃,唯有信仰无法放弃。只要有过学佛的过程,哪怕很短暂,生生世世都无法抹去,除非有一世大彻大悟了,你才能把你贮存的信息融入大自然,顺其自然。什么都是,什么都不是。真正的成道者,想做什么,都能把全部力量转移过来。而平常人是不可能把十分的力量转移的,充其量只能把七分的力量挪过来。惟有得道者,才有可能把十分的力量全部转移,挪过来。因为他已经得到了自己的心性。人有两股力量(阴性的力量和阳性的力量),降伏以后就合二为一,成为一股力量。一旦变成一股中性的力量,它就像面团,捏成什么样就是什么样!因为它无“我”,没有“我执”的力量出现,当一个人超越了“我执”,他可以任意融入一个形状或者一种力量里面去。看到大海、大树,都可以把自己融入到对方里面去。当一个人能够把自己融入对方时,他做事也就变得非常轻松。
  
   今天来开光的持佛法师,给我一个小小的感触,此人是“有能力、没脾气”,而我是没能力,还有脾气。上等人是“有能力、没脾气”,中等人是:有脾气,也有能力;下等人是“无能力,还有脾气。”我想我是属于下等人。翁源县的县长就是一个有能力没脾气的人,陈县长没有架子,又会做人,又会做事情。而且他的语气让你听到后就欢喜。一个人讲话的声音也很重要,为什么同样一篇文章,有的人读起来特别有感情,令人深思。有的人读起来就令人感到枯燥无味?实际上这也多半是先天带来的。生生世世贮存在阿赖耶识中的东西。就像“气质”,很抽象,但确实存在。拿不出来,但能看得见。为什么有人长得好,但气质不好?长得好坏仅仅是表象上的东西。一个人努力去提升自己内在的素质,并非不可能,完全可以改变。怕就怕在不愿意改变,还以为自己很好。一个人笨不怕,就怕不愿改变自己。另外一种人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,有了一点进步以后,境界又上不去了。拿世间法比喻:有了一点儿成就,就被眼前的收获障碍住了,被境界转了。我们修行也好,做人也好,就是不断地提升自己的境界。一个人如果对自己要求不严的话,是无法跳出自己目前的思想框框的。只有在自己身上狠下工夫,内在的境界才能冲上去。实际上我们做人、做事、修道,最后所要改变的都是自己内在的素质。为什么修了这么多年境界上不去?就是因为不愿改变自己内在的东西,不愿在自己身上下工夫。
  
   有好多古人的语录、传记,实际都不愿讲出来。在座的有的来了这么久了,如果在我这里一点都不能受益,我感到非常惭愧。是我自己内在的力量不够,没有东西给你们。我天天渴望自己能进步,改变内在的力量。只要改变内在,外边的事就容易做。做人是一个观念的转变,做事也是一个观念的转变。就像一个人想要发家致富,首先要改变自己原来的观念。观念不转变,做什么事情都很难立足。
  
   ﹡ 习气、习惯就是业障。了缘就是了业,结缘就是结业。传统叫“缘”,实际上就是“业”。当一个人慧眼未开时,你认为是在结善缘,也可能是结恶缘。认为是在了旧业,实际上是在造新业。
  
   ﹡ 我认为不论出家人在家人,只要是在这里常住,都应该出去以后会讲法。今后这里要达到三统一:统一思想、统一口径、统一方式,乃至服饰都要统一。一个团体必须统一,才有力量。
  
   2003年1月24日 (农历十二月二十二日)
  
   佛教传到唐朝时,马祖、百丈创丛林、立清规,一直到现在。在两位祖师未创丛林、清规之前,那些出家人都是找个山洞或结个茅蓬自己清修。很少有大众集中到一块修。自从汉明帝时佛教传入中国,到唐朝时开悟证果的特别多。但对佛教推动的特别慢。自从有了丛林后,把佛教传布开了,固然是推动了佛教的发展,但佛教的衰弱也从此开始。我想两位祖师创立丛林是看到了这一点的,那为什么还要创建呢?因为利大于弊。有了丛林,就有了阶级斗争。大家都是学佛的,但毕竟不是佛。内部的境界、素质都不一样。即使当时在佛身边的人,还有菩萨和罗汉的区别。因为人都是来自四面八方,各个阶层,有了丛林,有了规矩,也出现了斗争。
  
  
   台湾的佛教都是各自为政、各占山头、互不来往。中国大陆避免了这一点。因为政治上统一管理。西方国家的宗教乃至佛教,也都是这样,彼此之间,互相并不往来。
  
  
   当时立的规矩,随着时代的需要在不断地改进、变动。因为时代在变,你不去适应社会,自然会被社会淘汰。出家人的戒律好几百条,都是随着这几百条变来变去。但都离不开五条根本戒律。丛林共住规约有十条根本规约,虽然各丛林规约有所不同,但也都离不开这十条。清规戒律并不是用来约束我们的,而是为了帮助我们改变习气毛病、改变命运、成就我们的。因为一个俗人很难管住自己。有几个人能达到老子讲的 “随心所欲,而不越轨”呢?圣人已经超越了,已达到无持、无犯的境界。而作为一个没有超越三界的人来说,是一定会被因果束缚。这时只有用戒律来规范我们的行为。一个修行人一定要相信因果,否则一切免谈。越往上修,越要深信因果。只有深信因果,他内在的“质”才会突飞猛进地发生改变。一个人的智慧为什么不出现?就是因为悲心生不起来。
  
  
   修行人,一定要学会约束自己。一个人独处的时候,怎么做都没有错,当两个人相处时,对方就是一面镜子。你会用,会回光返照,看到别人的毛病,就会发现自己类似的缺点。所以祖师们比较注意共同熏修。从丛林里出来的人素质不一样,比较懂规矩。从小庙里出来的即使是内在境界很高,由于没有长期的熏修,许多毛病习气很难改掉。如果一个人在团体中能够适应,能和周围的人很好相处,说明他内在的境界有一定的层次,习气也比较轻微。他才能在丛林里呆得住。为什么有的人一辈子喜欢一个人独处?喜欢独来独往?喜欢清净,固然是一个因素,但主要是因为他无法接受别人的种种习惯,或者说“习气毛病”,不能包容别人。
  
  
   实际上在一个团体里没有规矩确实不行。五花八门,你一个样子,我一个样子,没法管理。团体里出来的,代表团体的形象。天下丛林那么多,为什么都有各自的规矩?如果你不能适应某个团体,你在这个团体就住不下来。如果能适应这个团体,说明你内在的境界和这个团体是一样的。人们常常说和这里有缘,和那里无缘,“缘”是什么呢?就是彼此适应。这个道场定的规距和自己相适应,就是有缘。如果这个道场定的规矩约束你,你感到难受,就觉得没缘。一个道场有了规矩就不需要人来管而是用制度来制约。没有制度只能是人管人,将来人与人反目成仇。所以要建立制度,按制度管人。
  
  
   一个人要学着去适应规矩,当你适应后,会发现规矩什么都不是,对你来说就好象不存在。比如说“吃素”,开始不让你吃肉,你会感到很难受。当过了几个月或者半年以后,习惯了吃素,你对“吃素”并不感觉到受约束。你超越了这个戒律,它对你来说就等于没有了戒律。没有超越,这个戒律像一块大石头一样,压得你难受。到任何一个团体都要适应这里的大众,遵守这里的规矩。适应了住着就舒服,不会感到难受。为什么有的人走到任何一个地方都能适应?如果一个人内在的主观意识不是太强,到任何团体,都能很快与这个团体衔接在一起。
  
  
   这段时间我一直在想,这里刚刚起步,有些规距列出来也没有用。丛林里的规距拿到这里有许多也用不上。针对团体里目前出现的情况,我写了几条。有些我还没有想到、看到。我想,你们今天回去后都把你们看到的弊病、以后应该怎么做,每个人都写出来。下星期一共修的时候,我来向你们要。通过这段时间的观察我写了几条,这仅仅是我个人的意见:
  
  
   1、在本道场住,不维护道场者迁单。2、常住分配的任务不完成,屡教不改者迁单。3、医药费、外出差旅费,常住报销。(以后要有病号饭)4、吵嘴打架,说是非者迁单。5、犯五戒者迁单。6、作息时间扰乱别人者迁单。7、被迁单后返回来的,改过自新者留单,未改者不可留单。8、不做国贼、不谤国主、不犯国法,违者迁单。
  
  
 
<<返回列表
欢迎写信: zgcsohucom@sohu.com
导航链接在:导航器
QQ39736312